学前教育学课程考核说明

  • 作者: 蓝田分校
  • 发布时间: 2021-10-28 12:21:24

学前教育学课程考核说明

 

一、课程考核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说明适用于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中注册学习本课程的所有学生。

(二)考核依据

本说明依据“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20079月启用)和《学前教育学》(傅建明主编,北京: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制定。

本考核说明是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四)课程综合成绩的计分方法

课程综合成绩由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70%,两者合计即为课程最终学习成绩。课程综合成绩以百分制计算,60分为及格。

考核方式相关信息以国家开放大学当学期所布的考核文件为准。

(五)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形式及手段

形成性考核以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发布的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册》为依据,由四次记分作业构成。

根据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2005年发布的《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办法》的规定,学生必须完成一半以上的形成性考核任务,方可参加终结性考试。

(六)终结性考试的要求及形式

1.考试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学前教育问题。

期末考试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核,也重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应用能力的考核。

考试标准参照教学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分析与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的含义如下:

识记:指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命题等基础知识能够准确地表述(或者辨别、再认)。

理解:指对于理论、原理、原则等深刻领会其含义,达到能够举例说明,能够归纳核心内容,能够正确阐释。

分析与应用:指能够把学习的原理、原则、方法等运用到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运用学习的理论分析、说明、解决课程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组卷原则

1)试题所考核的知识点及其学习要求不超过教学大纲的规定。

2)命题范围既涵盖全面又突出重点。

3)试卷包含识记、理解、分析与应用三个层次的题目,并强调对理解、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察。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是:识记占20%,理解占40%,分析与应用占40%

3.试题类型及试卷结构

本课程试卷采用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各类题型分数的大体比例为:选择题占20%、简答题占26%、论述题占24%、案例分析题占30%

4.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5.答题时限

答题的时间限制为90分钟。

二、考核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等相关概念的掌握,对学前教育学产生和发展阶段的了解,对学前教育学研究对象、任务、特点等的理解,以及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识记: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人物。

理解: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脉络;各阶段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2.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理解: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3.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识记: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理解: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第二章 学前教育学的功能与效益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教育功能和效益概念的理解,对学前教育功能与效益的基本类型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分析学前教育具体功能与效益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学前教育功能和效益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学前教育的功能

识记:

学前教育功能的内涵;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学前教育功能的类型。

理解:

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

应用: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发挥学前教育的功能。

2.学前教育的效益

识记:

学前教育效益的内涵;学前教育效益的特点;学前教育效益的类型。

理解:

学前教育的具体效益。

应用: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学前教育的效益途径与方法。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教育在人一生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了解程度,考核学生运用相关原理协调各种影响因素使其效果达到最优化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学前教育在人生中的地位与作用

理解:

学前教育在人的内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前教育在人的外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分析

识记: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理解:

遗传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前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概念及意义的理解,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任务和内容的了解,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考核运用德育原则和方法,解决学前儿童出现的行为问题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

识记:

幼儿园的任务;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园工作的原则。

2.学前儿童体育

识记:

学前儿童体育的概念与意义;学前儿童体育的内容与任务。

理解:

学前儿童体育的途径与方法。

3.学前儿童智育

识记:

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与意义;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与任务。

理解:

学前儿童智育的方法与手段。

4.学前儿童德育

识记:

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与原则;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与任务。

理解:

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5.学前儿童美育

识记:

学前儿童美感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美育的意义与任务。

理解:

学前儿童美育的实施途径。

第五章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的掌握,考核学生幼儿园各种活动的组织要领的领会程度,考核学生组织各种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幼儿园的生活活动

识记: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内容;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理解: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

应用:

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幼儿园生活活动。

幼儿园生活活动概述

2.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识记: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类型。

理解: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应用:

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

3.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识记: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概念;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类型;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特点。

理解: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意义。

应用:

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幼儿园游戏;运用相关原理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

第六章 幼儿园的环境设计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幼儿园环境、幼儿园心理环境、幼儿园物理环境等概念的理解,考核学生对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的了解,考核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适合儿童的环境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幼儿园环境设计概述

识记:

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幼儿园环境的类型。

理解:

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幼儿园良好环境的标准。

2.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

识记: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内涵;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

理解: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

3.幼儿园物理环境的设计

理解:

幼儿园户内环境设计的内容;幼儿园户内环境设计的方法。

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的内容;幼儿园户内环境设计的方法。

应用:

运用幼儿园环境设计的相关原理分析幼儿园环境设计。

运用幼儿园环境设计的相关原理进行幼儿园的环境设计。

第七章 幼儿园教师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幼儿园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了解,考核学生对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的掌握,考核学生根据相关策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幼儿园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理解:

幼儿园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角色;幼儿园教师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

识记: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种类。

理解:

观察能力;沟通能力;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3.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理解:

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基于“反思日记”的教

师成长;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应用:

运用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促进自身的发展。

第八章 幼儿园的家庭、社区工作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掌握,考核学生对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考核学生运用幼儿园和家庭、社区合作的方法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幼儿园的家庭工作

识记:

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方法。

理解:

家庭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具体工作。

2.幼儿园的社区工作

理解: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原因;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方式。

应用:

运用社区与社区合作的方式指导自己的实践。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重要性的认识,考核学生对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基本方法与途径的掌握程度。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概念与意义

识记: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概念。

理解: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

2.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理解:

长期性而非突击性原则;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

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的原则。

3.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内容与途径

识记:

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

理解:

国外幼教衔接的经验。

应用:

有效衔接工作的途径。

附录

试题类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

1.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要作用有( )

A.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管理作用

B.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制约作用

C.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管理作用

D.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制约作用

2.体现学前教育的功能特征的是( )

A.单一性

B.停滞性

C.发展性

D.狭隘性

二、简答题

1.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2.如何理解幼儿园所担负的保育和教育学前儿童的“双重”任务?

三、论述题

1.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2.结合实例论述幼儿园在学前儿童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

每天早晨晨间活动结束的时候,我就会拿起点名册准备点名。这天,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不用嘴巴来点名,而是用眼睛来点名。”他们一脸的疑惑,好像在问眼睛怎么可以用来点名。眼睛又不能说话。我看着他们说:“我用眼睛看着你,对你眯眯笑,就是在点你的名字,你看到我,也对我笑一笑好吗?”表示你知道我在点名了。我点名完了,发现班上有一个特别胆小的孩子脸上一直都笑着,上课还主动举手了,这个进步可是不小啊。

请用学过的相关原理分析、评价该教师的行为,并分析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试题类型举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二、简答题

1.答: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②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③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④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2.我国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的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概括地说,我国的幼儿园担负着保育、教育学前儿童及为方便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这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

理解与贯彻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必须把握:①不断地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②努力拓展为家长服务的范围;③建立制度化的幼儿园工作运行机制。

三、论述题

1.答:①解释“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②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将儿童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③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④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⑤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

2.答:①幼儿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诱导作用。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学前教育能诱导学前儿童的发展。适当的早期教育经验能显著促进儿童认知及各方面的发展,而长期教养经验剥夺则会使儿童认知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永久性丧失人类某些特有的能力。因此,我们各级幼教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对待并高度重视学前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后天教养环境。②幼儿园教育能激发儿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育或外界刺激,个体不断进行新的同化和顺应,如此循环不已,使认识结构不断创新,儿童心理的发展使由较低水平的图式达到较高水平的图式。因此说,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儿童主动发展的过程。

四、案例分析题

答:这个案例主要体现了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熟记儿童的名字

教师呼唤儿童的名字,会使他们倍感亲切,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这是对儿童的尊重和基本的礼节。因此,熟记儿童的名字是教师与儿童沟通技巧的第一把钥匙,也是进行沟通的基础。

2.选用适当的语言

教师在与儿童沟通时,不要用生疏的字、词、句与儿童交流,应选择儿童容易听懂的字、词、句作为与儿童交流的媒介,用词要准确,句子表达要完整、具体。

3.眼光要与孩子直接接触

目光的接触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和沟通,儿童通过教师的眼神能明白老师要说什么。教师要使每一个儿童的眼光都注视着自己,视线必须将所有儿童包围其中。在与儿童进行交流与沟通时,教师的视线最好与儿童平行,最好的办法就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感觉老师重视他,与老师处于平等的位置。

4.语调语速要适当

教师说话的语调对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对儿童而言,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会使交流效果更好,更能激起儿童交流的兴趣和愿望。同时,与儿童沟通时的语速要适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此外,交流时的音量也要适当。

5.语气要和善

教师与儿童沟通时,语气是否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善的语气,会使儿童感到亲切,更容易接受,这样能达到较好的沟通效果。

6.善于倾听

在与儿童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7.以鼓励、肯定、引导为主

每个孩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他们又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和极易受损伤的自信心。教师在与儿童沟通时,要充分肯定其身上的闪光点、进步和成绩,这样会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和信任,对教师提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就更加重视,并欣然接受。